paper 02

在資訊扁平化時代裡,探勘知識的垂直深度|陸希傑、何炯德形錄新書發表

在資訊扁平化時代裡,探勘知識的垂直深度|陸希傑、何炯德形錄新書發表

 

在資訊扁平化時代裡,探勘知識的垂直深度|

陸希傑、何炯德「形錄」新書發表


  • 形錄 Registration Form|新書發表會
  • 時間|2015/11/28(六) 14:30
  • 地點|學學文創志業(114臺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207號)
  • 指導單位│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
  • 承辦單位│ 陸希傑設計事業有限公司
  • 協辦單位│ 學學文創志業、格式設計展策

     

    • 媒體新聞聯絡人│CJ Studio 洪子淇秘書 
    • T 02-27738366 F 02-27738365
    • cj@shi-chieh-Lu.com 0980745199
 
規格 - 開本20*20cm / 360頁 / 單色印刷 / 定價680元 / 2015年11月出版於各大實體與網路書店上架 

規格 - 開本20*20cm / 360頁 / 單色印刷 / 定價680元 / 2015年11月出版於各大實體與網路書店上架 

“「形的分類開展象徵一個分類價值所展開的微型世界,呼應所見的真實世界。」”

— 節錄自《形錄》〈1.1 分形〉, p48

如何「看形」、「理解形」、「造形」而「用形」?

形長期壓抑在意義之下,成為意義的附屬品。傳統上形或成為描述對象的輪廓線,或是幾何邏輯下的操作,抑或是意義象徵的符號,形始終僅是他者的載具。形是甚麼?它既如事物形狀直接印入眼簾般熟稔,偶爾也引發樣貌起源的疑問,好奇每個形的話語、每個形與其他形之間的連結。形的涵構並非亙久不變,但受限於形而上的傳統,始終侷限於講述他者故事的困境裡。那形自身的故事為何呢?

形的新義需要透過認識形的歷史發展重新定義。《形錄》藉形與模型的考古式探究,勾勒二者的演繹關鍵;透過動態灌注,視形為組織,一種與環境產生互動之系統油然而生;依據灌注形的生成與特徵,形不再只是單一傳統靜態模子的翻版,擬仿既定的樣式,而在運作衍異中持續地編造新的對話─反映物的質性,開展形的體系,登錄形於生活世界。

“「理型是個理想的模型,提供模仿物觀注的對象,也是個原型,衍異模仿物的差異性。」”

— 節錄自《形錄》〈2.1 理型〉, p76

在資訊扁平化時代裡,探勘知識的垂直深度

當代資訊大量即時地擷取世界畫面以簡短形式迅速地在社群網站上傳播,扁平化的特性固然延伸知識的水平廣度,卻反映不出時間的連續性,壓縮知識的垂直深度。訊息快速地彼此篩選移轉,過度的水平跳躍取代垂直延伸,逐漸地橫向織理遮掩直向涵構,標籤陳列多於內容辯證,形成前所未有的資訊流動。

然而,過度倚重水平移轉而忽略垂直生長,將減損連結的有效性,限制組織規模與發展層次,封閉於既有知識循環而減緩揭露洞見的機會。更甚者將淹沒於資訊濫炸而失去方向。因此,《形錄》垂直性地貫穿當下主流的水平連結,將訊息重新鑲嵌於時間流是直向扎根的定位動作,開展片斷訊息之間的組織涵構,賦予速度方向性,而不致迷失於資訊洪流之中。

《形錄》p.222-223

《形錄》p.222-223

“這是本美麗的書。
我讀本書,讀得既慢又久,而且斷斷續續。它有時讓我掩卷長思,有時讓我感動不已(『記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遺忘所構成…形是留下的輪廓,模卻遺失於輪廓之外。終究形的輪廓是模的痕跡,而形的輪廓之外的遺忘形態是模的輪廓。』) 而它更常激發我找紙動筆將書中的字句與線條「形錄」下來。
「形」無疑是台灣文人建築家們最偏見、最畏懼、最不知如何,也無法面對的「東西」,無論是概念或實體。然而在本書中無論是「形而上」的哲思或「形而下」的操作卻都逼視、凝望著我們,讓我們無法逃避。
多年前,當陸希傑和我一塊兒教書時,曾經告訴學生不要害怕「形」。『請大膽的去發現它,』他曾說,『並開敞的讓它養馴你。』
這本誠實、勇敢又美麗的書養馴了我。”

— 交通大學建築所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曾成德

“這本書以一個模與形的建構過程,很紮實的展現一套完整的理性與邏輯思路,也為這個普遍性的文明大缺口,作了示範性的局部填補工作。”

—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 阮慶岳

“陸希傑和何炯德在這本書當中,一方面不斷地藉由原型、規範、脈絡的分型依據,來逼近其內在「形。態」的事實原初和性質樣貌;另一方面,則又藉以時間和網絡之間的分歧和流動軌跡之開放與收斂,來一一記載著他們在面對「形式」於其變遷過程裡,每個暫時停留的可能樣貌。”

—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 龔書章

“創新研發與經營模式是企業維繫競爭力的不二法門,引領企業邁向藍海新地,因應流動經濟之衝擊,調節脈動以創造契機。此書借用動態模型的灌注與成形探討流動世界,其中發展「形」趨勢之能力與判斷,殊途同歸地呼應企業面對新時代挑戰,除了專業能力外所必需具備的創意與想像。”

— 瑞軒科技董事長 吳春發

“本著作論述奠基於檢視空間變化的方法論,解析組成空間的因子,以精準的詞彙定義來詮釋運用手法的內涵,並經由實際操作來呈現空間衍生的特質,演繹過程清晰、思路完整,不論對建築系的學生或是資深建築師,都是一種極具價值的空間創作啟發。”

—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劉培森

“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1757~1827)說:「一粒沙中見世界,....。」,本書看似由小處著眼,卻引向建築本質的無限探索,這絕非一本方法論的書,而是指向事物的「本來面目」,此一理解,就是對建築創造的理解。”

— 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總監 簡學義

“《形錄》也是一本關於「何謂form?」的懺情錄。如果沒有對於「形」的一往情深,沒有對「形」的長達三十年念茲在茲,是不可能對此單一命題寫作出如此厚實的語言和操作。”

—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王俊雄

“玩form,不是玩假的!這是一本有關物質形態生成的密笈,出自作者20多年來的研究心得;他們企圖超越形式,擺脫文化政治的干擾,正在豎起微觀建築學的一個標竿。”

— 季氏工場主持人,都市閃光與人文環境營造協會創辦人 季鐵男